專欄連載Column

2019-06-05

第54期 面對大量武功祕笈 要有自己的過濾網

        在練習場或社群網路上,常常看到許多球友在討論揮桿。高爾夫當然有所謂的正確揮桿理論,但是,揮桿的是人,即使做出一樣的揮桿動作,每個人感覺到的要領不一樣,形容方式也不同。選手說他用左腰在轉,但其實根本是腳在發力。大師說送桿時要對一點鐘方向送出去,但做起來方式都不同。

        一開始就跟教練學球的初學者,大部分動作都不錯。這是因為他沒有基礎,師傅教什麼,他就練什麼,雖然臨敵經驗不足,表現還不夠好,但基礎打得不錯,只要有心努力必然很快就能有所成果。但是,若是有一定球齡的球友,雖然動作普通,看起來不像武林高手,但若要下場跟人比試也未必會輸。想要進步去找教練,往往必須打掉重頭練起,等於自廢武功,已經是半個高手的球友,大多數撐不過這段不進則退的尷尬期,最終還是放棄,只能回到老路。

       現在網路發達,要取得各式各樣的教學資訊不難。不過,各種揮桿理論或教學方式,就如同一本本的武功秘笈。內容當然是好的,練成了效果當然是很棒,但是並非各門各派的要旨都相同,要避免混亂,必須有一種過濾網。當看到一套教學、理論或打法,非常心動想學時,要先問自己三件事:
 

        一、適不適合,是否符合目標。不論是哪一派的心法,好或不好沒有絕對,重點符合你想達到的目標。例如準備挑戰八字頭,需要的或許不是新的揮桿要訣,而是讓目前下場時能執行得更穩定的方法,或是更好的球場策略。

       二、列出優先順序,目前有無需要。要讓成績變好,有很多部分要做,但你可沒有那麼多時間去練。要試著去了解目前的需求,像是要破百開球不需280碼,只需要不太會歪。若50碼都上不了果嶺,去練高拋球也沒有用。

        三、要練多久,有沒有時間練。有的要領概念可以直接學來應用,但若是調整動作,往往需要投入時間與練習量才能熟悉,要先評估自己有沒有這樣的身體條件,是否有決心要忍受混亂期,才考慮要不要開始。

        其實,即使是到職業選手的程度,在打不好的時候,也會接觸到各式各樣的建議,因此也必須有自己的過濾網,或是配合的教練,才不至於迷失方向。一般球友當然也可以自己研究或與朋友討論,不過找位合得來也了解你的專業教練,應該會是更可靠的過濾網。